当前位置:主页 > 病毒症状 > 安全播报

网络安全呼唤公有IP地址

时间:2010-08-14 | 栏目:安全播报 | 点击:

 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,目前我国动态IP地址过多,多台计算机共用一个IPv4地址,这是网络安全部门应对黑客攻击等行为时遭遇的主要难题,动态IP地址问题成为了导致网络安全漏洞的罪魁祸首。因此要解决这一网络安全问题,必须加大对公有IP地址的申请,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(CNNIC)IP地址专家李祥建便指出,若能申请到足量的IP地址,实现一台计算机(再加上服务器等)捆绑一个IP地址,网络安全就会有一个根本性的保障。

  但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现实是,全球IP地址已经出现严重的紧缺局面。CNNIC最新报告显示,现在通用的IPv4只能提供43亿个地址,根据全球互联网的发展速度,有限的IPv4地址将在2010年前后消耗殆尽,届时可能出现全球互联网的基础地址资源危机。

  病急投医。为了解决IP地址不足的问题,很多人转向了NAT技术。所谓NAT技术,即可以实现多个用户同时公用一个合法IP与外部Internet 进行通信,如果一个企业申请的合法Internet IP地址很少,而内部网络用户很多,便可以通过NAT功能实现联网。
  
  乍一看,NAT似乎解决了IP地址不足的问题,从长远来看,NAT应用的效果是治标不治本的。李祥建指出,NAT技术存在着明显的缺陷,虽然在短期内可以延缓IPv4资源耗尽的危机,但从长期来看,其端对端应用、主机与IP地址捆绑、网络管理上都存在无法克服的弊端。

  那么,在网络安全呼吁IP地址而IP地址又严重不足,NAT并非最终解决方案的情况下,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成为了当务之急。专家对症下药,指出解决IP地址不足的正确策略只能是:在现阶段申请足量的IPv4地址,一方面保证这一阶段的应用需求,另一方面为过渡到IPv6时期做地址储备。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(CNNIC)的调查数据,我国在IPv4地址耗尽前还有1.5亿至2.7亿个IPv4地址的需求,占所剩地址总量的20%。

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:

相关文章